上海之窗

冬令调治,为何首选膏方?——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专家霍永芳教授一席谈

健康 用户:李娜 17399℃

  立冬了,人们正式进入了潜藏期,而四季养生,尤以冬为最,应肾而养藏,冬藏才有库。

  冬令调治,开好膏方

 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号,一般我们会在放膏之前,给病友选择服用开路方,一则调理好脾胃,二则清理体内污泥浊水、垃圾阻滞。这样可免除患者吸收及经络阻滞的隐患。这期间需二周左右时间,一到冬至便可开饮膏方。

  对于膏方,大家会很关心膏方的费用问题。因膏方服用时间一般需要一个半月,从冬至到立春;且由于中草药成本加高,阿胶、灵芝、冬虫草、人参等原本就价格不菲。通常一副膏方的费用会根据个人体质、选用的药材品种和来源不同,会有不少出入,一般在2000元至1万元不等,有些如果选取名贵药材,价格可能还要高。当然膏方不是汤剂,它会有口感及药味的调济,病人有脾胃承受能力的差异。那就需要按人区别了。在此提醒糖尿病患者,不必担心膏方有糖类,因制作者、处方者会依据患者病情,选择低热量的甘味剂调理,如市售的元贞糖、甜菊糖、木糖醇、阿斯巴糖等,均属可以增加膏方甜味,但不会提升血糖水平,口感也好!

  一年煎熬,三季操劳,劳心劳力,入冬季节加上膏滋,润泽阴液,滋补肾气实属必要,常用阿胶是因其性味甘平又有补血、止血、滋阴润燥的功效,最常用于血虚阴虚慢性出血,研究表明:阿胶水解可产生多种氨基酸,并有钾、钠、钙、镁等常量元素,以及铁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,阿胶有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和抗辐射损害的作用,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,有耐缺氧、耐寒冷、抗疲劳等作用,有明显的止血作用,膏方中除了阿胶以外,还常用龟板胶、鳖甲胶、鹿角胶等等。当然,在膏方配伍中必须经过专业中医师辨证后才能正确应用。当然膏方的功效和作用已积千年之验,在临床上用之得法,疗效是十分显著的,对于祛病防毒、守正护体十分有益。

  记得孩提时的膏方,用上芝麻、冰糖、核桃、驴皮膏一煮一熬,反反复复,费时又费工,搞不好炼糊炼焦、药味变味还搭上成本;即使万幸熬成膏了,放在瓷罐南方乍冷还热,搞不好勺子污染或温度渐热膏滋变味,为此当代膏方已改制成袋装,不易污染且携带方便,即使出差在外也能按时食用。

  冬令调治,首选膏方

  膏方是以治病为目的的,但也不排外养生保健、延缓衰老,把健康养生和防病治病紧紧联系在一起。用药中可攻补兼施,也可以滋养脏腑、培补正气,体现了其治病及补虚的功效特点。为此,对于慢性病,尤其是亚健康人群尤为适宜,因为中医用的膏方并不仅仅是补,临床应用主要是从辨病用膏方到辩证用膏方,无不是以论治为目标。膏方往往治病之中求滋养,攻邪之中求补虚,攻补兼施,有的放矢,把握分寸,不盲目“骤补”,或者“滥补”。

  膏方中有中成药补药的复方优势,人体的生命活动中,气血阴阳的相互资生,互相依存,在发生虚损的时候,也常常是互相影响的,因此临床上并不是各类型的虚症单独出现,而是气血两亏、阴阳俱损等相兼出现,治疗上就需要气血双补、滋阴补血、阴阳兼顾、多药并用。相比之下,对于那些既定的膏方,不能修改,临诊的时候又没法增减药物。所以膏方虚实补泻的使用上就更显得灵活实用。下面就跟大家讲讲,用膏方治病、治本、治根的妙用。

  一、亚健康和亚健康人群

  世界卫生组织(WHO)将健康的概念确认为:“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的虚弱,而是身体、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的状态”。20世纪80年代以来,医学界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,当今社会存在着一个庞大的人群,自述身体有种种不适,如情绪低落、心情烦躁、忧郁焦虑、胸闷心慌、健忘、精神不振、疲乏无力、腰背酸痛、易感疾病等等。但去医院检查又没发现任何器质性疾病。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亚健康状态,是一种潜病的状态。处于这种状态下,机体虽没有明显的疾病,却表现出了活力偏低、反应能力降低、适应能力下降,存在程度不同的各种健康危险因素,具有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,在发达国家和城市中,除了确诊的患者以外,健康人群有一半左右处于亚健康的状态。从近年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获悉,我国70%的成人,处于亚健康状态!15%处于疾病状态,只有15%处于健康状态,尤其是白领人群、高管人群。有85%以上处于亚健康状态,其原因大多包括过度疲劳、体力透支,不良生活方式,紧张焦虑等多种心理问题,人体的自然衰老,心脑血管及其他慢性病的前期恢复期,和手术后出现的种种不适,以及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等等。有的甚至40岁未到就因各种原因导致早衰。

  二、老年朋友与健康老年化

  近年来,老年人的人口比例不断增长。根据国家民政部发布的《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,截至2022年底,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,占总人口的19.8%,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,占总人口的14.9%。

  现有研究表明,衰老几乎是所有老年慢性病的根源,包括了从免疫功能降低,到各个器官功能的减弱,甚至功能丧失,进而出现的心脑的血管、骨关节、糖尿病和并发症等一系列疾病,以及由此引起的的各种症状。治本求因,疾病是衰老引起的五脏功能失调、下降的外在表现。因此,从抗衰老、恢复五脏功能着手来治疗,才能真正行之有效,可以从根本上治愈慢性病;而中医的膏方就是这样治病、治本的方法。比如糖尿病,这就是脾脏运化失调,肾气亏虚,血糖无法有效代谢,肝脏会有释放肝糖原的能力下降;心脑血管病是因为脾不生血、肝不藏血,血液总量不够,营血不足,肝脏疏泄功能下降,形成了血栓斑块,肝主筋能力下降,动脉硬化,脉压差大,进而表现出高血压、心脏疾病等接踵而来;风湿骨病是因为肾主骨生髓,而一旦脾胃功能下降,不能化食食物中营养,进而导致肝合成健康骨质所必须的胶原蛋白能力下降。此外,体弱多病者,常常是因为脾胃功能下降,无法从食物中得到身体必需的维生素、微量元素,而肺主肃降,其功能下降会引起免疫力下降,进而就会体弱多病。再如男性性功能前列腺问题,由于肾气不固,肾精亏虚直接导致了男性的性功能下降以及前列腺的问题。

  以上种种都因为五脏的脏器功能丧失所引起的,心脏泵血能力,肝脏藏血主筋主疏泄、储藏与释放肝糖元的功能,脾主运化及脾胃消化吸收的功能,肾主骨生髓以及肺主肃降等功能下降,就容易引发各种慢性病。

  所以抗衰必须以调五脏,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调整人体的血液循环(包括微循环)来防衰,调理五脏、气血双补,进而达到阴平阳秘、祛病除根,焕发青春。

  冬令调治,治本机理

 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,从中医学角度来讲心脏血管的毛病,绝大多数都与心脑无关,比如心脏病,心肌无力,心肌纤维化,心肌缺血,早搏房颤,二尖瓣、三尖瓣关闭不全,冠状动脉硬化等。这些病跟心脏无关,而是血液出了问题。血液里垃圾太多,供氧不够,有心肌无力了,久而久之,心肌就容易纤维化,进而引起动脉硬化导致血压增高,增加心脏压力,所以就早搏房颤了。目前我们用的药,都是围绕心脏功能,增强心脏动力的药,进而安装支架搭桥、放起搏器,甚至最后换心脏,这些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,治疗完了还得吃药,且是终身吃药。为什么会有血液垃圾?为什么年轻人可以大吃大喝?不会造成心脏的问题、血管的问题,那为什么要终生服药?天天溶栓、日日扩管,甚至是支架搭桥了,心脏供血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。原因很简单,那些心脑血管病,病不在心脑,而是由于器官衰退引发了多个脏器的功能衰退,造成了血管病变而引发,所以中医中药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疏通和调整。

  1.肾气不固:血液里的垃圾沉淀在血管壁,就好比杯子里的沙子,当你不断的搅动的时候,杯子里边沙子就不会沉淀,而当搅动慢了,沙子就会沉淀。此前,杯子里的沙子就好比血液的垃圾,水就是血液,杯子便是血管,沙子唯一沉淀的原因就是我们用手指给它的原动力不够,同理,血液里的那些垃圾能沉淀在血管壁,就是因为血液流动的原动力不够。这个原动力指的就是肾气,气推血行,肾气充足,血液里的垃圾就不会沉淀,血管也就不会淤堵!

  2.肝主筋,主疏泄能力下降:肝主筋主疏泄能力下降,血管弹性、疏通血管的能力也就下降,代谢血液垃圾的能力也就下降,血液里的垃圾毒素、多余的胆固醇、低密度脂蛋白等都要靠肝的疏泄来清除出去。肝主筋主疏泄能力下降,血管弹性就不好,动脉就硬化,随垃圾长期的停留堵塞了血管,血栓的斑块就这样形成了。

  3.脾不生血,肝不藏血:脾生血肝藏血的功能正常,可保证人体有足量的血液供应。研究表明,血液约占人体重的7%-8%。一个30岁的成年人,血液大概有五公斤左右,可是过了50岁,因为衰老导致的脾生血、肝藏血功能逐渐下降,到了65岁,血液总量就变成不到四公斤,足足少了1/5,本身已经缺血了,再怎么通血管也解决不了缺血的问题,水库里没有水,河道要干了,把河道通的再好也没用。血液总的供应量不够,就会出现眩晕、手脚麻木、胸闷气短、失眠等一系列供血不足的症状;很多人支架搭桥以后,比如心电图ST段倒置、腔隙性脑梗等供血不足的情况依然得不到解决的根源也就在这里。

  上述,正确的中医辩证施治,施用合适的膏方对证,一般都会有明确的效果。因此,如果你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中风、心梗、风湿骨病、肾虚前列腺等慢病,万万不可放弃,务必抓住这一个冬令进补的好季节,进行自我调理,实现长寿健康。

  三、几种常见疾病的临床感悟

  下面,我从中医的角度,为大家科普阐述一下日常生活中几种常见疾病的病因机理。

  1.心脑血管病。从根本上治疗心脑血管病,首先就要抗衰老,逐步恢复脏腑的功能,进而解决气不行血的问题,解决脾不生血、肝不藏血引起的心脑供血不足的问题,解决肝主筋主输血的问题。否则,你吃再多的药,装再多的心脏支架,血管通的再好,那都是没有用的。不管是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,还是风湿骨病,或者是肾虚、前列腺等问题,都是一个藤上的几个瓜出了问题。这个藤就是衰老的身体,瓜就是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等等脏腑器官,藤老了,瓜自然而然地跟着就老了,甚至是坏了、变质了,表现出来就是生病了。所以膏方就是从根本上、从衰老上调理治疗,尽可能让身体恢复到健康的状态,达到真正预防、彻底根治慢性病,达到无病天年的目的。而这个膏方,会用到人参、鹿茸、三七、灵芝、淫羊藿等中药,可补气生血、滋肝补肾、升阳举气、健脾和胃、升肌发表,恢复正常供血,逆转动脉硬化,清除血液垃圾,改善微循环,增强心脏输出,因而对症有效,效果立竿见影。同样,冠状动脉斑块、冠状动脉堵塞也可遵循膏方养生机理,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血栓均可达到大幅消退。

  2.眩晕和手脚麻木。日常生活中,如果你发现蹲下去后一站起来就眩晕,如果你胳膊、腿会发麻,这就是血液循环不通畅,四肢末梢和大脑供血不足了,但是长时间的手脚麻、凉、疼,如果同时伴有头脑迷糊、头昏、头憋、头胀、头沉、紧扎感或重压感等眩晕症状,那么更严重的疾病,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找上门。

  研究认为,眩晕是大脑严重缺血缺氧,即将失去功能的报警信号。《黄帝内经》讲到五脏安和,清阳上营于脑,则七窍通利;五脏失和,清阳不能上行达脑,而脑失所弄,则七窍失灵,五脏失去正常功能,大脑缺血缺氧,目、鼻、舌、口、耳等七窍,与大脑相关的感知系统全部失灵,这就是从脑供血不足、腔隙性脑梗发展成脑萎缩、老年痴呆的一个过程。

  而经常手脚麻木原因之一是小血管严重堵塞,下一步就是大血管堵,一旦堵到心脏就会导致心梗,堵到大脑就是中凤,堵到肾脏就是肾动脉狭窄,堵在腿上就是下肢动脉闭塞。这些堵塞,都足以致死致残。手脚麻木另一个原因就是身体血液供应量不够,因为缺血形成的麻木,发展下去也容易发展成缺血性中风。

  在改善眩晕麻木的症状、预防更大的风险方面,及时应用膏方调理五脏功能,提升肝的疏泄功能,疏通血管代谢产物及垃圾,尤其是疏通小血管和毛细血管,提升血液供血的能力,增加身体周身血液供应,从根本上改善大脑缺血缺氧的状况。一般情况下,一个疗程以后,病人的麻木、眩晕等症状就可以大大好转。

  3.糖尿病。对于糖尿病患者,不要专注于你的空腹血糖,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你的血糖波动;试想,身上的血管、神经让忽高忽低的血糖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侵蚀,随之而来的便是视力模糊、手脚麻木,尿泡沫,男性功能下降,皮肤瘙痒,胃肠不舒服,高血压,高血脂,心脑血管等并发症,所以要远离这些并发症,降血糖是关键,而平稳血糖是根本,一旦血糖最高最低之间差距超过5-10倍之间,那么处于反复波动的高血糖环境时,机体适应能力不够容易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,血糖反复波动容易导致降糖过程中神经兴奋性的异常增高,从而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,也增加了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。所以,在对糖尿病的疗治中,血糖达标和血糖平稳,一个都不能少!

  健康寄语:作为一名把一生用于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中医师,我已经把该说的、该讲的、隐藏的、秘密的全讲啦,希望病友们、亲人们一定要细品、慢尝,及至见面时把你最重要的不适告诉我,一冬调治让你恢复青春,抗击衰老绝对不含糊哦。